移动互联网之后,在营销领域,新概念新方法层出不穷,从公众号,微博新媒体,自媒体,到私域流量,到种草平台,到短视频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让营销人应接不暇。
有时候你刚对一种新生的营销方式熟悉之后,那么更新的又出现了,即使你不想这么盲目地跟风,但是你的领导,你的老板却不同意,今天让你了解这个,我们要怎么做,明天让你了解那个要怎么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很累,好像每天都有做不完的规划,做不完的执行,做不完的数据统计,但是却看不到想要的效果,看似很忙,但是却不知道忙的是什么,而更让你无语的是你的领导和老板可能并不关心这些,只顾着看你的结果。
这么说,其实并不夸张,在即传全媒接触过的很多甲方客户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品牌营销人,他们普遍都很焦虑,他们有时候不是被动,也会主动地去了解,只求让领导或者老板看到自己一直在拥抱新变化,不是在故步自封,在寻求新的营销方式,以期得到老板对自己努力的印象。
无可厚非,营销人对营销领域的任何新生的事物都应该保持高度的敏锐性,但是营销人还应该学会思考一个问题:在这些多变的营销或者是乃至整个的商业环境中,变化肯定是没有终止的,到底哪些东西是在这些纷纷扰扰的变化中是一直不变的?
变化的东西永远只是概念和现象,不变的东西才是本质。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本质,整天被动焦虑和跟随变化,那么显而易见地我们会苦于应对,而结果乏善可陈。
为什么你的品牌营销一直做不好?一直达不到预期?一直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和老板的满意?答案是你没有抓住本质,只知道关注那些表面的变化。
品牌营销的核心诉求是什么?答案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的品牌。再更准确地说一点就是,让更多的你的目标用户群体看到你的品牌,不止一次,还要多次地不间断地看到你的品牌。归纳起来就是无论你是什么行业,什么公司,品牌营销的终极诉求就是:品牌的曝光度+覆盖度。
所以你只要心里明确你的品牌营销的终极目的就是针对你的目标群体,加大你的品牌曝光次数和覆盖范围就可以了。有了这个认识前提,剩下的问题就变成了了解你的目标用户群体在什么地方,如何在这个对方增加的你的品牌曝光度。
二三十年间,从背背佳,到好记星,再到E人E本,再到8848钛金手机,再到小罐茶,而这些火爆的产品背后就是一个营销界的高手,杜国楹。他的每一个产品都是成功的,可是他并没有因为互联网的发展或者所谓的营销界多少方法论出来,而有所大的改变,这么多年,他就用了一招鲜吃遍天。
杜国楹打造的品牌经历了传统广告时代、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按理说不同时代的营销打法应该不一样,他有没有因为要因为了解这些新方式而有所焦虑和盲目呢?事实上是,杜国楹根本不管什么媒介变化,一招定位(往往是高端)+央视、分众大规模广告,让其产品在短时间内获得大幅盈利。
最近波司登对外分享的一篇内容叫《流量时代,波司登不焦虑》,其品牌中心总经理朱金丹说:波司登经验分享是从本质来思考的,时代不同,媒介特点不同,但是本质没变,品牌认知的形成就是品牌的曝光度+覆盖度。
完整表达就是基于定位的正确内容+对于目标消费者的高频覆盖,不管是在传统广告也好,还是在当下的短视频媒体上种草也好,它们的本质都是创意的内容+高频次的展现+尽可能大范围的覆盖。
或许有人会说,他们都有很大的资本做支撑,资源在开始的时候就资源丰富,就能直接投放央视广告,就能直接投城市大批量的户外广告,我们这小企业没钱没预算怎么能比?
首先,这些品牌在最开始也是小品牌,不能等别人做起来了,就感觉高不可攀,他们也都是从小做起来的。其次不可否认,有一些营销手段,小企业是望尘莫及,但是我们同样也能从中获得启发,比如他们的坚持投放,他们的不为外界所动的对于营销方法的坚守,这些是我们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之所以举出杜国楹和波司登的例子,并非一定要让你们去学习他们去做央视广告等,这样的话,就又陷入了盲目跟风的误区,即传全媒想表达的就是你要学习他们实事求是地针对产品和市场正确的营销策略的制定,营销策略的坚持,和营销执行的持续。
没有钱投放央视广告,你大可以降低预算做好一些权威网络媒体的投放;做不了电梯广告,地铁广告,你大可以降低预算做好自己的企业官方自媒体的运营,认准了,就要做好你的品牌内容规划,和品牌内容的发布频次,曝光度追求,坚持做下去,这些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记住你的品牌营销就是让你的品牌尽可能地曝光,尽可能地天天曝光,曝光到更大的范围中去。梳理好适合你的营销方式,坚持地执行下去。而不是今天看流行这个就做这个,明天出来那种就做那个,这样忙东忙西,最后可能一无所获,所有的方法你都只是做了个开端,别说开花结果了,连小苗还没长出来,你就放弃了。
所以你不必盲目地跟风,你只要心中有“道”,守住你自己的这个道,以不变应万变,则无论他怎么变,你都可以在这个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